无锡宏源技师学院

无锡宏源技师学校回顾职业教育史

2021-03-11 11:51:54 hjpadmin

无锡宏源技师学校回顾职业教育史

办学历史丰富的无锡宏源技师学院,经历了各种变迁后,入境依然能如此换发生机,不仅得益于市场环境的优势,更因无锡宏源技师学院始终坚持工业兴国,技术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无锡宏源学院坚定不移的实践着这理念。

无锡的职业技术教育起步很早。历史上,无锡不少有识之士倡导“经世致用”。中国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荣德生就认为“事业之成,必以人才为始,实业与教育相辅相成”、“教育由实业兴,实业以教育昌”。 

中职招生

初步发展

20世纪初叶,本地工商界先驱率先意识到,欲使工商业保持稳步发展,必须兴办专业学校。1903年无锡籍富商周舜卿就在家乡开设了“商业半日学校”,成为无锡最早的一所职业学校。现在无锡市一中的前身就是1912年创办的公立初等工业学校。到辛亥革命前,无锡城乡已有职业学堂和职业业余补习学堂10余所。

1918年以后,无锡一批实力雄厚的民族工商业者,纷纷出资开办职业学校,其中1919年荣德生创办的公益工商中学,学制四年,是当时设备最新最齐全的职业学校。到1948年,无锡已有八所中等职业学校。无锡公私立职业学校的蓬勃兴起,为工商业企业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直接奠定了无锡工商业腾飞的基础。

全面发展

无锡市的现代职业教育是在1979年正式起步的。1979年,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开始复办,一些普通中学开始改办职业中学。当年,市区原二十二中牗湖滨中学牘和原二十五中牗原电子职中牘率先办起了职业班,开设了羊毛衫、刺绣、电子三个专业,学生108人,迈出了我市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第一步。上世纪80年代,市区职业学校首创校务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与行业、企业建立了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到1993年,全市各类中等职校的招生数已达2万多人。职业技术教育网络基本形成,产教结合的办学方针得到全面落实。上世纪90年代,无锡启动和实施职业教育现代化工程。

1995年,我市有4所职校通过国家级重点职中的验收。到去年,我市每万人拥有中专、技校在校生的人数,名列全国11个中心城市的第2位,职业教育水平在相关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改革开放扩大影响范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有一支独特的技术培训力量功不可没,那就是利用业余时间下乡进厂、推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星期天工程师”。

上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期,当时的乡镇政府和企业顶住舆论压力,率先从上海等城市的工厂和科研机构借脑借智,聘请“星期天工程师”帮助解决技术难题。这些科技人员主要从事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操作培训等工作,这些技术服务对乡镇企业提供了现实的技术培训,直接推动了无锡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如上世纪90年代初期,锡山区瑞通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在决策开发通讯电缆器材中的连续系列模块过程中,遇到一系列技术难题。该厂聘请了多位“星期天工程师”,他们与本厂技术人员会同作战,帮助工厂从各个方面提高技术水平,最终不仅逐一突破技术难题,还就地培训、培养了一批本厂技术骨干。据不完全统计,1984年,无锡县的35个乡镇就引进500多名“星期天工程师”。这一年,东镇聘请“星期天工程师”为各行业授课,共举办各类技术训练班43期,受训职工1967人,占全镇职工总数的50%。

劳动性向技能型转变

20多年来,无锡宏源技师学院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自己的光荣传统:一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二是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三是埋头苦干的求实精神;四是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但是,我市目前的职业教育还存在着小而散、产业关联度不高,市场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另外培养总量也不足,不能充分满足我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

在刚刚结束的无锡宏源技师学院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使之不仅满足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成为无锡现代服务业的一大亮点。新的目标、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无锡宏源技师学院的老师们继承和发扬以往的光荣传统,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资源整合,调整办学模式,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市场经济接轨。